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这堂课,超精彩!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2-07-09

昨天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恩科

在石牌校区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为同学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他围绕“创新”这个主题

与大家进行思想的碰撞



通过网络同步直播形式

其他校区的师生也参与到课堂中

收获满满 受益良多

 


  勇立创新潮头,勇担青春使命  

 

3月31日上午,校长王恩科以“勇立创新潮头 勇担青春使命——从百年党史学习中领悟践行创新精神”为题,为我校师生开讲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思政第一课。课程在石牌校区第一课室大楼南座506智慧课室设置主会场,其他校区设置分会场线下同步直播学习,组织学生在线观看。



这是“继承光荣传统 坚守育人初心”学校党史校史系列宣讲活动之一,旨在推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历史自信,引导师生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努力成长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恩科通过历史逻辑视角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及学校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创新探索历程,进而勉励华师学子继承和发扬“求实创新”校训精神,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石牌校区学生代表40余人在现场听课,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和汕尾校区学生代表130余人在分会场观看实时直播。


  学习百年党史,领悟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讲述创新的重要性时,王恩科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并将其与党史相联系阐述了创新精神对全党工作的重要意义。


王恩科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创新精神是百年大党开天辟地的思想武器、是百年大党敢为人先的内生力量、是百年大党继往开来的进步源泉。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同志、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一代代共产党人将创新精神视为中国共产党永不止息的精神力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王恩科提出,教育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扬百年党史中的创新精神,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重要力量。


课堂上,王恩科提出思考题:“新时代新征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将个人科研兴趣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更好地以创新实践报效国家?”



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19级本科生侯智天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每个人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报效国家。受父母都是医生的影响,他参与了虹窗科技的项目,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研究病变,辅助医院早发现早治疗。


王恩科表扬了这种创新精神,认为结合社会需要、专业知识以及自己的兴趣进行创新,是华南师大学子应该践行的创新精神。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张君怡分享了学院学生团队一起开展的疫情地图项目,运用专业所学助力疫情防控,王恩科表示,运用专业知识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对疫情防控作出贡献是华师学子该有的创新精神。

  回溯华师历史,坚守创新精神  



王恩科指出,创新精神是华师精神的核心要义。


在建校初期,华南师大创新创业,华师首任院长林砺儒于1933年南下创办了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教学创新举措,回归教育根本。在改革开放时期,华师人敢为人先,完成了“一棵树、一株草、一条鱼”的创新发明;刘颂豪教授作为华师本土培育的第一位院士、光学学科奠基人,从事分子束光谱和激光生物分子光谱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创新成果;此外,华南师大还是率先在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率先推行后勤服务保障改革,创新性地提高了华师的办学质量。



在新时代,华南师大继续创新实干,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要为建设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明确了发展的近期以及长远目标。


在创新实践探索中,华南师大全面落实“教师教育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高青人才内培外引,加快推进高端平台培育建设,深度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大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创新实干,追求一流,为建设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提出对华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意见建议。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刘靖认为,华师师范生都是信息化和智慧教室的建设受益人,建议增加实训室的数量以及为实训室开发新的功能,解决实训室供需不足的问题,助力师范生创新教学方式。王恩科表示,应坚持信息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持续推进改革建设。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龙泓汀认为,学生在各项创新创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有许多团队面临着跨专业组队的困难,建议学校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助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王恩科表示,学校搭建跨专业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为华师学子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途径。


  敢为人先,在成长中践行创新  



王恩科谈到,近年来华师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调查研究、扎实的专业本领,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升以专业力量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精神一直引领着华师人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在课堂上,王恩科回望学子们的成绩,既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佳绩,又有机甲战队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的一等奖。在创新之路上,像谢锦涛、王思宁、陈晓鹏等学子敏锐观察,果断出击,学以致用,大胆尝试,在行动中践行了创新精神。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安苏热·托乎达热,基于东西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发表了看法,她认为华师在支教方面工作做的很好,并建议增加一些名额。对此,王恩科表示赞赏∶“这位同学的提议很好,我们一直在进行支教工作,但在分享优质资源方面我们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去分享我们的资源。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广大青年大学生不仅是当代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引领时代未来的生力军。最后,王恩科以自己的座右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鼓励大家,继承和发扬华师人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华师力量!


上完课后

同学们受益匪浅

对创新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

 

  坚定理想,开拓创新  

 

石牌校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020级本科生陈伟洛表示,通过校长的讲授,他对华师创新的校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陈伟洛还从校长由浅入深的谆谆教诲中,得到了专业上的启发。校长教书育人初心不改的情怀,小切口讲述的方法,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立志将其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塑造新一代青年的国家意识。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1级本科生侯容与表示,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校长对于华师改革创新历史的介绍,这使她对华师的校训之一“求实创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创新的前提是求实,因此应该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她认为应该要将创新精神贯彻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一名思想素质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以创新行动建功新时代,彰显青年人的担当。

 

大学城校区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覃芷蔓表示,这次学习使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时代对青年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和青年同向同行,在实践中发挥青年特有的创新力量是她对新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她主动担当并践行青春使命的诠释。此外,思政第一课的课堂形式也让她收获颇丰,立志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她,对毕业后更好地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体育科学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杜仲发表示,这次思政第一课让他对党的创新精神、对凝聚于华师人中的创新力量感触颇深。他认为,青春的蓬勃力量已然萌生,我们应在当下阶段做最好的自己,善于学习、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日后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的风采与创新精神,书写灿烂的人生篇章。

 

南海校区



通过思政第一课,城市文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0级本科生陈晓婷对从百年党史到华师改革的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上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探讨,让她思考自己未来专业课题研究的新方向。她想把这一次课堂的收获,应用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努力创新创造。

 


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中英合作办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方定溢表示,作为发展对象,本次思政第一课充实了他的思想,王恩科校长的课堂很有逻辑性,征古引今,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华师校史以及身边的学生榜样出发,他深刻学习到了敢于实干、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也会成为未来引领他学习、工作、生活的关键词。

 

汕尾校区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黄晓宁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她深刻明白到了弃旧立新的重要性,并深思作为大学生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当肩负的使命。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的学生,我们应结合个人科技兴趣和专业学习知识去培养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刘力楷表示,这节课最深的感受,就是要“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古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华师学子,我们应当将校长所说用于实践,将个人科研兴趣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大胆尝试,埋头苦干,做立足于时代潮头的弄潮儿。


上完校长的这堂思政课

我们要弘扬求实创新精神

积极奋进 勇于探索

为国家的繁荣强盛助力

  #往期回顾#  





采写丨胡嘉怡 龚泽瑄 余逸欣

刘怡珍 彭婉扬 杨谨宁 热依汗

叶彦希 郑庚森 郭伊珞 夏艺

摄影丨吴建国 黄羽凡 袁颖贤 

关秋娴 石苑君 李永杰 周子人

执行编辑丨吴雨凡 周慧玲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